联系我们
-
南昌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
电话:0791-86610191
传真:0791-86612574
邮编:330025
地址:南昌市青山湖区
高新一路203号建昌工业园内
公司新闻
当前位置:南昌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>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 > 浏览文章-
忠诚于党 永不褪色发布日期:2025年08月01日 阅读: 来自:本站原创
——1993年北江大堤抗洪抢险有感
1993年7月,广州的太阳像烧红的钢板,空气烫得能点着火柴。我所在的广州军区空军某部奉命紧急驰援北江大堤——珠江流域那年最大的洪峰正呼啸而来。7月18日凌晨两点紧急集合,大队长在操场简短动员:“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!”没有锣鼓,没有口号,只有雨点般登车的脚步声。车灯划破黑暗,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:人在堤在!
北江大堤黄塘沙墩段出现管涌,碗口粗的水柱把堤身冲得颤抖。二中队的战友们纵身跳进齐胸的洪水中,用身体堵缺口。浪头裹着树枝、卷起泥沙,一次次把我们拍倒,又一次次被我们顶回去。中队指导员的迷彩服被撕成布条,血顺着胳膊往下淌,他吼道:“党员跟我上!”那一刻,我深刻读懂了什么叫“人民子弟兵”——子弟在前人民在后,我们用脊梁给千万广州百姓筑起第二道堤坝。
为了加固子堤,我们两个人一组,肩扛一百五十多斤的沙袋在没膝的泥浆里奔跑。肩膀磨烂了,就用头顶;手套磨穿了,就徒手挖。7月19日深夜,大堤再次出现滑坡,大队党委决定紧急成立“党员突击队”。那年我将要满20岁,还不是党员,却抢着在请战书上按下血手印:“请党组织在洪水中考验我!”我们把鲜红的党旗插在决口最危险处,旗在,人在;旗不倒,堤不溃。那一夜,我们往江里投了四千多袋沙石,当缺口终于合拢,东方已泛起鱼肚白。战士们浑身泥水,嗓子嘶哑,却对着初升的太阳敬了最庄严的军礼。
抢险第三天,水位稍退,村民自发挑来姜汤和稀饭。一位白发阿婆攥着我的手说着广东白话:“孩子,你们比我的亲孙儿还亲。”我捧着那半碗姜汤,手指烫得生疼却舍不得放下。当兵前,父亲叮嘱我“要对得起这身军装”;此刻我明白,军装不仅是国防绿,更是百姓心头的暖色。后来我在日记里写道:“人民把最柔软的牵挂给了我们,我们就得用最坚硬的肩膀回报他们。”
1996年退役后,我进入南昌一建,成为一线工人。工地没有洪水,却同样有“塌方”“滑坡”——工期紧张、技术难题、安全风险。我依旧保持部队作息:提前半小时到现场,最后一个离开;危险作业我先上。二十多年来,我参与建设的每一个项目,都像当年北江大堤上的沙袋——把对党、对人民的忠诚,一层层夯进钢筋混凝土里。每当看到居民搬进新居,我就想起1993年大堤上那碗姜汤的温度:原来“为人民服务”可以如此具体——它是一根钢筋的精准定位,是一方混凝土的严丝合缝。
32年过去了,北江大堤早已芳草萋萋,但那段被洪水浸泡过的记忆,早已融进我的血脉。它教会我:对党最大的忠诚,就是把人民举过头顶;对人民最深的热爱,就是把使命扛在肩上。无论戎装在身与否,只要党和人民需要,我永远是北江大堤上的那个兵——洪水不退,我们不退!
退休办 王小军
- 上一篇:我们的节日——话端午
- 下一篇:没有了